打车软件烧钱的真相 腾讯阿里被指恶意竞争
时间:2014-01-28
小编:三三乐园
阅读:
近来打车软件变得非常的火爆,本以为这样可以使得打车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腾讯和阿里之间的打车软件的竞争,由于出现了返现的情况,被指是两家公司之间的恶意竞争。
“乘客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向司机付打车款,实际上是一笔结算合同,乘客是委托方,支付宝/微信支付是受托方。司机更类似于促销员,因为可支付车费的方式很多,司机向乘客推荐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并获得奖励,相当于拉了一笔业务。”郎立新律师表示,支付宝/微信支付提供了结算服务,不向乘客收钱,还要倒贴10元返现,显然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嘀嘀打车或快的打车各自背后的大佬腾讯和阿里巴巴才是正主。IC 图
新年第一个月天上掉下了“馅饼”。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挑头,在全国32个城市以“乘客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的返现方式推广手机支付。10天后,快的打车与支付宝几乎套用了前两者的推广模式,在全国40个城市推出“乘客返现10元,司机奖励15元”。
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明白,号称“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的其实并不是嘀嘀打车或快的打车这两家还未找到盈利模式且仍在花钱的软件开发商,各自背后的大佬腾讯和阿里巴巴才是正主。
这场始于1月10日,以手机支付市场为争夺目标的最新一轮“两寡头”征战仍在持续,双方都称要烧完数亿元预算再说。
对此,杭州一位律师表示,这样的竞争是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工商部门应予以查处。
“金主”请客“免费打车”
易观国际去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快的打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为41.8%,嘀嘀打车为39.2%,排第三位的摇摇招车市场份额仅为9%。当时快的在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均占据市场份额第一,嘀嘀在北京市场的用户数占中国打车APP整体用户数的7.7%,优势明显。去年末,嘀嘀南下、快的北伐的圈地大战打响。
两家打车软件叫板的背后显然是腾讯、阿里巴巴两大“金主”的对决。去年,阿里巴巴两次向快的投资,总数近亿美元。嘀嘀打车获得三轮融资共1.18亿美元,其中腾讯投资4500万美元。对两位“金主”而言,嘀嘀、快的本轮的竞争本质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间的手机支付用户争夺战。
1月10日,嘀嘀打车软件在32个城市开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车费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1月19日,嘀嘀宣布追加2亿元预算。其第一周成绩为,7天订单过百万,16日1天订单过50万,微信支付过15万笔,乘客微信支付次数前10名用户中杭州占3名。
20日,快的打车和支付宝宣布,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40余万快的司机支持支付宝收款,使用支付宝,乘客车费返现10元,司机奖励10元。21日,快的和支付宝再次提升力度,“投5亿元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司机奖励增至15元。
信息鸿沟导致新的不平等
两巨头砸钱火拼的直接结果是,一大批新增乘客、司机接入手机叫车软件。
去年7月,早报记者在杭州第一次用快的,约30多元的单子一发布,几秒钟就被的哥戚师傅抢单。戚师傅驾驶座边3个智能手机一字排开,分别用微信、嘀嘀、快的,叫车信息提示音不断。当时新潮的戚师傅每天能接到两三笔叫车订单,“起步价一般没人抢,中远途竞争激烈”。
戚师傅没想到打车软件在半年后的爆棚式发展。现在杭州打车时,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哥的智能手机响个不停,信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数据显示,杭州有2.2万名出租车司机使用快的。嘀嘀发起挑战后,目前约有1.7万名杭州出租车使用该软件。杭州主城区出租车总量约9000辆,打车软件在杭州的哥中的高覆盖率很是惊人。
目前的哥从叫车软件接到的单子数量也非戚师傅在去年7月时所能企及。嘀嘀打车杭州区域负责人表示,1.7万名司机用户中,约有1/4已放弃扫街,完全依靠打车软件接单。“前一天晚上提前抢好早高峰的预约长途单,跑完刚好过早高峰,再扫街、抢单结合,降低空跑率,油费省了,营业额每天反而能多100多元。”已在快的上成功接单500多笔的杭州的哥王师傅告诉早报记者。
杭州的出租车司机很喜欢打车软件。快的、嘀嘀此轮推出的返现活动,让杭州的哥最高日增收可达135元。打车软件内置的“加价叫车”功能也增添了收入,尽管“加价叫车”是乘客自愿行为。
对乘客而言,无疑很享受每单省10元。但打车软件像无形的门槛,将原本平等的各个乘客置于不平等的地位,加深了信息鸿沟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哥都不扫街了,路上打不到车”、“没装打车软件的乘客打车更难”、“司机按路途远近挑客,近的不愿意去”、“司机以有人预约为由拒载”,各类来自乘客的负面声音不时在媒体或论坛出现。
监管部门的新难题
新浪昨日1项关于打车软件的调查显示,46.1%网民没有使用过打车软件;53.9%用过打车软件的网民中,41.9%常用快的打车,31.9%常用嘀嘀打车。
“打车软件的出现是市场决定的,它使司机的经营习惯和乘客打车习惯发生变化。”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早报记者表示,打车软件给大多数乘客提供了方便,“和12306铁路网络售票一样,不会使用网络的消费者说更买不到票了,但大多数人买票更方便了”。
该负责人坦言,随着打车软件的快速发展,很多新问题会逐渐浮现,“运管部门不该强行干预,而应该规范这个行业,不然市场会乱,规范行业的目的是让乘客更容易打到车”。
去年10月22日早报长三角版曾报道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正酝酿将手机打车软件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并可能禁止“加价叫车”。昨日,杭州市运管上述负责人仍无法告知早报记者该管理平台的相关进展。
运管部门所言“对打车软件行业进行规范”,落实到具体,目前可能仅表现在对乘客投诉的处理上。这显然成了监管部门的新难题。“市运管没有接到过乘客关于司机使用打车软件的投诉,有过2起乘客使用打车软件预约后对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的投诉,但这与是否使用软件无关。”上述负责人表示,关于加价叫车,属于物价部门管辖范畴,且加价是乘客自愿,“一刀切”管不好。
早在2003年,杭州就设立统一的官方出租车叫车平台。“现在日均叫车约6000次,闲时成功率约90%,早晚高峰很难约到车。”上述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除了电话预约,运管还开发了短信、微信、手机客户端等8种叫车平台,但市场知名度不高。
“嘀嘀、快的是市场化砸钱,我们是品质化运营,发展方向不同。”杭州官方叫车平台负责人直言。
返现被指不正当竞争
在这场巨头砸钱“盛演”中,出租车司机无疑是最有效的促销员。杭州是快的打车的总部,早报记者去年装上快的打车APP,远途打车时试过几次,预约、抢单、上车,挺顺溜。1月中旬的一次打车,的哥忽然问“怎么不用嘀嘀打车、微信支付呀,每笔能减10元”,说着要发下载地址。
打车软件的成长过程一直伴随着质疑,从“加价叫车”到乘客不平等问题。此轮两巨头烧钱抢夺手机支付市场战中,嘀嘀、快的的返现行为还被律师质疑涉及不正当竞争。
“乘客用手机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向司机付打车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笔结算合同,乘客是委托方,支付宝/微信支付是提供结算服务的受托方。司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结算合同当事人,更类似于促销人员,因为可支付车费的方式很多,司机向乘客推荐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并获得促销费用,即奖励,相当于拉了一笔业务。”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郎立新表示,在结算过程中,支付宝/微信支付提供了结算服务,不向乘客收钱,还要倒贴10元返现,显然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手机支付服务。
“支付宝、微信支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目的就是与对手竞争,这样的竞争是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工商部门应予以查处。”郎立新表示。
昨日,早报记者希望就此问题采访浙江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处相关人士,截至发稿时仍无回应。
业界没有疑问的一点是,快的、嘀嘀打车软件疯狂“烧钱”的背后,是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的战略布局,两者在生活领域切入移动端,扩大无线端布局,更试图形成一种支付习惯,腾讯、阿里的支付战争将会逐渐延续至餐饮等其他线下服务中,未来支付战仍将长期继续。
热门阅读
-
京东也出手机卡 无套餐、合约和最低消费
阅读:5772
-
京东也会有翻新?曝京东自营售出iphone6出现4年前备忘
阅读:494
-
和三星死磕到底 LG将推出移动支付服务G Pay
阅读:313
-
打车软件烧钱的真相 腾讯阿里被指恶意竞争
阅读:609
-
5G网络将不只是快 5G能否取代有线宽带
阅读: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