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 教程攻略 新闻资讯 专题合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移动互联网 > 流量每月清零是否属于霸王条款?

流量每月清零是否属于霸王条款?

时间:2013-08-21

小编:三三乐园

阅读:

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合理

  近日,手机上网套餐流量月底清零是否合理一事,在业界造成不小的轰动。起因源于湖南长沙一消费者因7月手机套餐中未用完的流量在月底被清零而将长沙移动告上了法庭。

  事情的简单经过是:今年6月,刘明在长沙移动营业厅办理了一个“20元包150M流量”的手机上网套餐;7月结束后,还剩92M流量没用完;8月,刘明发现,未使用的92M流量被全部清零了。

  刘明的起诉,引起了很多手机用户的集体响应。于是,一场对“运营商垄断”和“手机资费合同霸王条款”的声讨又开始了。

  没使用的流量能否“打包带走”

  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既然流量套餐是花钱买来的,那么,那些没用完的数据流量就应该像吃剩下的饭菜一样,可以打包带走。

  没用完的包月数据流量,真的跟没吃完的饭菜一样可以打包带走吗?

  通信专家陈志刚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据陈志刚介绍,电信业务的基本特点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也就是说,只有消费者进行消费(比如打电话或者上网)的时候,运营商的网络和系统才开始进行生产,即“无消费不生产”。

  “无消费不生产的道理很简单,比如你需要打电话,只有你开始拨号的时候电信运营商才开始为你分配资源,而在你和另外一个人接通之后,此时才开始进入真正的生产过程,生产的结果则是你和另外一个人的通话服务。当你不打电话的时候,运营商就会释放网络资源提供给另外的消费者。”陈志刚指出,关于数据流量的消费,其道理也是类似的。

  陈志刚解释说,由于通信频谱资源是稀缺有限的,所以每个消费者都不可能独占一段频谱资源。因此,运营商在套餐资费中所提供的流量额度,只有用户在消费的时候才有意义;套餐提供的是相应额度内的资源分配的承诺,而不是流量的承诺。

  这个道理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消费者购买了一定金额的包月套餐,在套餐承诺的时间和流量范围内,消费者使用多少,运营商就提供多少;如果消费者不使用,运营商就不会进行额外的生产,而是需要把这部分网络资源释放给其他消费者。如此看来,没有被生产出来的流量,就不可能被“打包带走”在下个月接着使用了。

  套餐是不是霸王条款

  技术上的这种“无消费不生产”的解释,仍然不能让所有消费者满意。一些消费者坚持认为,既然花钱买了数据流量套餐,没使用的那部分流量也应该在次月需要使用的时候,被生产出来并免费提供。

  “什么叫套餐?什么叫剩余?什么叫流量?老百姓根本不懂这个,只知道资费高、网络差、服务差、陷阱多,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有消费者在微博讨论中再次表达了对运营商的不满。

  “不能要求所有消费者都理解技术层面的解释。消费者的这种抱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觉得流量费太贵。”一位不愿具名的通信行业人士说,与近几年来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各类费用相比,通信资费是在逆市下降的。但奇怪的是,即使运营商不断下调手机通信资费,广大消费者还是抱怨连连,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运营商等于垄断,手机费等于贵,套餐等于霸王条款。

  这位通信从业者说,现在广大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是各类手机资费套餐,这让不少人觉得运营商好像只卖套餐。但事实上,如果消费者对套餐并不满意,可以不选套餐,而使用标准资费。

  比如,消费者可以选择“20元包150M/月”的流量套餐,也可以选择“0.01元/KB”的数据流量标准资费。如果按照标准资费计算,用户使用150M流量的资费为150*1024*0.01=1536元(注:1MB=1024KB),即使用户当月只使用了58M流量,其费用也高达593.92元。

  “如此计算,律师刘明花20元购买的150M流量套餐,虽然只使用了其中的58M,但还是比标准资费划算很多。”上述人士说。

  除了资费上的优惠之外,套餐的存在,还可以减低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的成本。据陈志刚介绍,由于各类通信业务层出不穷,而消费者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进行选择,所以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是在标准资费之外,向消费者提供套餐,以便消费者选择,而不用“每KB地计算”。

  病灶在哪

  虽然与“用多少、花多少”的标准资费相比,流量套餐要优惠很多,但很多消费者还是觉得“套餐流量月底清零”的规定不合理。据了解,在运营商的流量套餐中,都明确标注“套餐所含流量仅限当月使用,未使用完的流量不累计、不结转、不清退”。

  “现在应该讨论的不是刘明是否应该状告移动公司,而是运营商的计费模式是否最科学。”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说。

  据了解,运营商目前提供的流量计费模式基本相同,分为“标准资费”和“套餐”两种,如上文所述,标准资费比较贵。

  “套餐内外的资费相差几十倍,消费者使用流量套餐,用超了不满意,用不完也不满意。所以,简化套餐、降低流量的标准资费,可能是唯一的解决办法。”通信专家、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的病灶就在于此。

  除此之外,还有消费者对运营商流量套餐“按月结算”的计费模式表示不满。

  据付亮介绍,按月结算是国际惯例,在国际上,目前只有少数几个运营商的套餐可以“不清零”,但都有严格的限定;一般说来,跨月套餐包,会比同流量的当月套餐包贵一些。

  虽然按月计费是国际惯例,但在国内,已经有运营商推出了“按季度计费”的流量套餐,比如“10元包60M、20元包150M、30元包300M流量,有效期均为90天”的中国电信流量卡。据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计划在部分省市推出有效期为90天的流量套餐。

  对于运营商来说,调整计费模式并不算难,难的是背后深藏的品牌危机。

  “我们只能给消费者提供不同的选择,但外界对流量资费的质疑越来越多,公司没办法一个个去回应。”一位不愿具名的运营商员工说,“在很多时候,大家都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但也会有人向公司提出应该对于外界的质疑给出回应,不过,经过层层审批、一道道流程之后,事情往往已经基本平息了。”

  这位员工所说的现象,在运营商内部并不少见。在大多数面对外界质疑的时候,运营商都既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承认过失,也没有为自己辩白澄清,更没有让外界看到他们针对这些质疑的反思。

  消费者在运营商面前依然还是那么弱小。

火爆手游